上一篇:夏天的记忆
下一篇:来生,可否结伴而行!
我们的文字和表达一直以来是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的,关于这点我深信不已。
比如说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心疼父母,总是描述父母的苦淡和伟大,但他实际上想表达自己很孝顺;
有一些人喜欢到处说自己虽然很努力了,但还是对女朋友不够好,实际上他是想表达自己很深情;
有的人喜欢夸大自己的朋友多么多么有钱,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,实际上他是想表达自己很厉害!
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言外之意吧。
原本我们的课本里有一遍杨绛的散文《老王》,今天我又在一本旧杂志里看到了这篇文章。
文章很短,是以第一人称写的,说我经常坐老王的三轮车,老王年纪大了,三轮也破破烂烂的,而且他脑子慢,最重要的是他眼睛不好,一只瞎了,另一只还夜盲,一到晚上就看不见。老王这人呢,特别的踏实善良,我们对他好,他就也想对我们好,所以老王夏天的时候会捎带给人家送冰,就提出也给我们送,费用减半,当然我们是不会同意的,我们还是原价付钱。
有一次我爱人腿突然走不了路了,是老王帮忙送人去医院,还把人扶下车,甚至还不愿要钱,当然,我后来还是坚决给了他钱。
后来老王生了病,一开始呢,还能来我家看看,后来大概严重了,只能找人帮忙来传话。
某一天,他突然带病来敲门,带着一瓶香油和十几二十个大鸡蛋说是送给我们,我很不好意思,打算给他拿点钱,老王说自己不是来要钱的。我急忙给老王解释,我知道,但还是给了老王钱。
又过了十几天,我偶然遇到了一个院子的老李,就问老王怎么了,好点没有?
老李回答,老王早死了,在去我那里的第二天就死了。
上学时候看这篇文章时还觉得这是一个温情的故事。老王就是一个非常踏实,善良的底层劳动者,而我和我的家人则是善解人意的主顾,每次相处都充满善意和关怀。可我就是觉得处处透露着别扭和难以理解的憋屈。
现在我才明白我为什么觉得奇怪,因为这篇文章通篇的叙事都是巧言吝色。
为什么我拼命修饰老王的苦难,却甚至不知道老王得了什么病?
因为我根本就没在乎老王的苦难,我只是想表达我能够看到底层的苦难。
他是一个老实的可怜的底层服务者,我压根没想跟这样的人产生过多的交集。
我的每一次示好,都是体现身为知识分子的修养和礼貌,而不是想跟他交朋友。
我从未主动关心联络过老王一次,所以压根不在乎对方病情如何,我也没想过去看望一下。而我每次对老王表示关心时,都充满敷衍和漫不经心。每次都是重复的一句,你好些了吗?
最后一次见到老王的时候,老王面如死灰,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,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,而我却脱口而出
"老王,你好些了吗?”
他好不好,我能不知道吗?
我知道,
我只是不在乎!
所有看似华丽的叙事,背后都暗藏谎言!
所以一些人说什么不重要,做什么才重要!
杨绛不惜丑化自己,对自己开枪,让我们看清了那些富有精神优越感的人的内心世界,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伪善!
所以,如果再有人让你多喝热水,自己照顾好自己,请认真的对他说:
去你妈的!
上一篇:夏天的记忆
下一篇:来生,可否结伴而行!